人民網>>文化
人民網>>文化>>正文

盤龍城先民如何筑城? 城牆厚實防御意識很強

黃征

2015年10月11日10:58  來源:長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盤龍城先民筑城 防御意識很強

中國古代至近代版筑工藝示意圖 (資料圖片)

  3500年前,盤龍城的先民們如何筑城?經考古專家勘探,他們把城牆修得特別厚實,城外挖了環城壕溝,還修了護城壕。筑城時使用的“分段版筑”法,與現在湖北長陽土家族還在使用的“打土牆”十分相似。

  在昨日開幕的“考古資產保護利用盤龍城論壇”上,記者獲悉,去年3月起,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於盤龍城遺址公園核心保護區內的南、北、東、西城牆及護城壕進行了勘探,弄清了城牆內外邊界,並結合其他地區同時期的相關資料,復原了城牆內外坡度,為本體保護展示工程提供了詳實的考古數據。在此過程中發現了環城壕溝、城牆夯土分段板筑痕跡、早期石排水溝等重要遺跡。

  該項目領隊、市考古所專家許志斌介紹,此次勘探發現,四面城牆的長度分別為280米到300米不等,寬(厚)27米到30米,4個城門都位於城牆的中間部位,這些資料為城牆的本體保護以及未來的展示提供了可靠依據。

  盤龍城先民們筑城,其防御意識非常強,不僅城牆修得特別厚實,每個城門一側的城牆還向外突出1到3米,形成弧形台地,或與城門的保衛設施有關。而在城外距離城牆兩三米處,還修了寬約5米、深約3米的環城壕溝。

  在距離北城牆15米處,另有一條約5米深、265米長的護城壕,向上西接盤龍城遺址文化遺存分布較多的楊家灣,向東延伸到盤龍湖內。勘探結果表明護城壕隻存於城牆以北區域,南、西兩面未發現護城壕。許志斌說:“為什麼盤龍城隻在北面修了護城壕?原因還不清楚。但城內的宮殿區離北城門最近,推測這條護城河連接盤龍湖等水系,應與排水系統相關,或是居住於城內的貴族出入的專用通道,或者還有其他用途,這些都有待考証。”

  考古人員在清理南城牆中段時還發現,城牆夯土平面呈現出有規律的大塊狀痕跡。許志斌解釋,這是一種稱為“分段版筑”的遺跡現象,其建筑方法,是將若干塊木板搭在一起,起到模板的作用,放置在將要夯打成的牆體側面,構成一個適當寬度的“槽”,把泥土填進槽內,人們手持夯打工具依次夯打,這板夯打好后取下再接著夯打下板,如此反復,“這種方法,和湖北長陽土家族還在使用的‘打土牆’(也叫‘打板子’)十分相似”。

  

(責編:鄒菁、李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