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文化專題>>葉少蘭
人民網>>文化>>正文

葉少蘭:要出“高峰作品” 文藝工作者就要拒絕浮躁

2015年10月12日09:17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做客人民網(記者:王鶴瑾攝)

    【編者按】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國文藝創作指明了方向。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一周年之際,人民網文化頻道特別推出“回望文藝工作座談會一周年·文藝名家話精神故鄉”系列訪談,邀請去年參會的文藝名家,回顧一年來文藝界涌現出的新氣象。近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做客人民網,暢聊座談會后的感悟。

    “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說‘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作為文藝工作者就必須要拒絕浮躁,踏踏實實搞創作,要想真正做出高峰作品,就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多讀書,讀好書,多積累,常反思。學會舉一反三地考慮問題”。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在接受專訪時直言“京劇的創新和發展,我們要先去好好地繼承,好好地發揚,然后再搞創新,立足人民是去搞創新”。

    京劇創新不是搞政績工程 要先繼承再發展

    回顧參加習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一周年,葉少蘭坦言深受鼓舞,直至今天仍念念不忘。“總書記的講話內容非常真實、親切,作為一個民族藝術工作者,對民族文化、藝術的弘揚繼承和發展我是充滿信心的,‘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們要牢記作為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去拼搏,去沖鋒陷陣,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年過七旬的葉少蘭從藝65年,從軍40年,從《呂布與貂蟬》到《柳蔭記》,從《群英會》到《玉堂春》,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京劇本身表現形式正在發生巨大轉變,傳統文化融入社會大眾成為經典,在葉少蘭眼中還需要一些時日,“我們不能脫離實際、脫離人民,經典為什麼長盛不衰?因為它是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真正地能進入市場才有生命力,所以,京劇的創新要先繼承,再發揚,不能一廂情願,不能為自己發展,為自己愛好,為自己創作。”葉少蘭直言。

    葉少蘭看到,現在的文藝界存在一些現象——“比如,花重金搞大創作,耗時長,但卻沒有票房,不能公演,也沒有觀眾去看。”,“我們應該反思,老百姓不看,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票房,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費,這樣的作品,就算得了獎,被譽為是所謂的‘精品’,但老百姓是不認可的,沒經過千錘百煉,社會、藝術標准不承認和認可,怎麼能叫精品呢?”

   “我們的優良傳統,就是我們的中國精神、民族精神,就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葉少蘭認為,隻有將老祖宗留下的優秀作品繼承好、發揚好,在這個基礎上搞創新,才不會讓現代的京劇人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千萬不能有偏差。優秀作品的根本的就是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讀書、學習是新時期文藝工作者的精神故鄉

   “人是要有一個自己的精神歸宿的,讀書可以增長人們的知識,對人的思想是一個提高,做人做事方面也是一個提高。”葉少蘭在人民網接受採訪時說:“我們不能僅僅用眼睛去看,要思考,社會上為什麼會出現一些浮躁、膚淺的東西?主要還是因為學習不夠,我們不能投機取巧,要多讀書,讀好書,積累知識、儲備知識,使自己的思想更豐滿、更開闊,這樣才能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去創作作品。”

    出生在梨園世家的葉少蘭,從小就喜歡讀書,從中國的古典文學到外國名著,都是葉老學生時代的“最愛”,“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曹雪芹的《紅樓夢》,《水滸傳》,《三言兩拍》,從這些故事中有很多大家熟悉的人物形象:白娘子啊、杜十娘啊、玉堂春啊,這對我今后更好地詮釋戲中角色有很大地幫助。”

   “在閱讀時,我覺得要養成舉一反三的習慣,結合實際,結合專業,搞創作的文藝工作者,時時刻刻都需要很多新的新東西的刺激、啟發,這樣才能影響我們今后的工作。”葉少蘭如是說。

   要出“高峰作品” 文藝工作者就要拒絕浮躁

  “要出高峰作品,文藝工作者首先要打好基礎,做任何事、培養任何人都要踏踏實實、扎扎實實,不能浮躁﹔沒有技術技能,沒有知識積累,你怎麼可能出‘高峰作品’!”葉少蘭直言。

   在2015年10月15日的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

   對此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深有感觸,“很多‘高原作品’是我們從前人那拿來的,我們叫‘拿來用’,到今天常演不衰的劇目,很大一部分是我們學來的、拿來的﹔但我們即使是‘拿來用’也要自問一下,達沒達到人家的原始創作水平呢?前輩藝術家流血流汗,通過多少年的艱苦奮斗創作出來的精品,今天我們把它拿來用,我們繼承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今天沒有‘高峰作品’是因為我們不管是專業人員,還是非專業人員,已經對這個專業標准認識的不那麼高了,認識得不那麼清楚了。”

   在葉少蘭心中,浮躁是不會有“高峰”作品出現的。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葉少蘭認為首先要“踏踏實實學習”,“不學習、懶惰,絕對不會有高質量作品,作品是通過人表現出來的,沒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談。所以培養人在今天不能是一句空話。怎麼去培養人才,用什麼方法,怎麼去落實,這些細節都很重要。習主席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方法。我們在做事中就要認認真真落實。” (李岩/整理)

(責編:陳苑、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