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鄧世昌》主創做客人民網。(從左至右依次為:編劇蔣東敏、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導演陳薪伊、鄧世昌扮演者朱儉)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許心怡)整整兩甲子過去了,發生在1884年的甲午戰爭仍然牽引國人的無盡殤思。11月1日晚,新編滬劇《鄧世昌》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精彩上演,用滬劇形式再現這一改變中國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今天,《鄧世昌》主創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導演陳薪伊、編劇蔣東敏、鄧世昌扮演者朱儉做客人民網文化頻道,與網友在線交流,分享幕后故事。“滬劇《鄧世昌》舞台布景、制作都很巧妙,海戰場景氣勢宏偉,但投資並不大,僅200多萬。”茅善玉如是說。
茅善玉介紹,做《鄧世昌》這部劇,用情、用心,但在用財時很精打細算。“我們這次的整體表現已超出預期。可能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覺得這是一個大投資,其實我們沒有這樣做。我可以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投資就兩百多萬。”茅善玉說,“一部好戲是希望能夠取得社會效益,同時也有經濟效益。《鄧世昌》在整個上海已經演出了很多場次,不僅受到很多老觀眾的歡迎,還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贊賞和喜愛,這是我之前沒有預想到的。”
談及滬劇《鄧世昌》的創新,茅善玉表示:“我們完全與時俱進,《鄧世昌》的表現手法很當代,是一種中國式的音樂劇的感覺,完全符合觀眾的審美情趣。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從音樂,到舞美,再到服裝,都來自於生活,高於生活,很有美感。這是滬劇很大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