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專訪《反恐特戰隊》導演尤小剛 用大情懷呈現“江湖夢”

2015年11月24日15:54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唐平)11月4日晚,國內首部反恐題材電視劇《反恐特戰隊》同時登陸在東方衛視和重慶衛視黃金檔。開播之前,導演尤小剛接受了人民網娛樂的專訪。對尤小剛而言,這是他闊別軍旅題材32年的回歸之作,也是他表達內心“江湖夢”的用心之作。激烈而火爆的打斗場面,驚險刺激的反恐作戰,尤小剛並不迷信特效,而是將一切建立在強烈的真實感基礎上。從演員提前進行集訓練習各種作戰基本功,到親自走炸點、掌鏡拍攝危險場景,尤小剛的每一步都走得“步步驚心”而又步步扎實。尤小剛直言,這部《反恐特戰隊》看齊美劇,但肯定在人物刻畫上要強於美劇,“我會在劇中突出表現大情懷、真情感。”

大情懷真情感 呈現心中的“江湖夢”

在許多觀眾眼裡,尤小剛似乎是一名以秘史題材作品聞名的導演,他導演過的《孝庄秘史》《楊貴妃秘史》都曾掀起收視狂飆。實際上,尤小剛一直有著濃重的軍旅情懷。早在1982年,尤小剛就拍攝了第一部軍旅劇《獵鷹》,1986年拍攝的《凱旋在子夜》更摘得飛天獎和金鷹獎。對於《反恐特戰隊》,尤小剛直言創作初衷是源自內心的江湖夢。“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過江湖夢,都有俠義情懷。《反恐特戰隊》不是封建傳統的那種俠義,而是放在當下的大仁大義。我會在劇中突出表現大情懷、真情感。”

《反恐特戰隊》以“編外”特戰隊員楊燦的成長經歷為主線,真實反映了奮戰在反恐第一線的武警戰士們的生活。劇中展現的武器裝備包括野狼突擊車、作戰指揮車、越野追擊車、突擊運兵車、神鷹雙兵突擊旋翼機……這些都是目前武警部隊中數一數二的先進反恐設備。尤小剛說:“基本上能夠對外公布的作戰裝備在劇中都有展現,都是一流的。”集結了這麼多的高精尖武器裝備,尤小剛自言要奮力拍攝出一部有聲有色、氣勢恢宏的“大部頭”作品。

在《反恐特戰隊》中,觀眾能看到精良的武器裝備,曲折驚險的故事,但這些都建立在一種強烈的真實感基礎上。尤小剛自言,他堅決杜絕瞎編亂造帶來的強情節故事以及五毛特效堆砌成的所謂大場景。在特效的運用上,尤小剛半開玩笑地表示:“我們做了很多特效,我覺得不止5毛,有個7、8毛吧。我們不迷信特效,我們打都是真槍、真打。比如旋翼機追逐汽車槍戰那場戲,離地間隔距離就是五米遠,很驚險。”

當下,隨著互聯網帶來的觀眾年齡結構的年輕化,尤小剛不諱言,《反恐特戰隊》會考慮到年輕觀眾的欣賞口味和心裡需求,但他絕不會去一味迎合,而是要引導。“我們現在很多影視劇、節目是用比較低俗的方式迎合年輕人的感官刺激。老話說的好,‘文以載道’,文化不僅僅是娛樂,而是傳遞,它要傳遞歷史的星火,傳達時代的精神,傳達創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認識。一個導演的作品要表現自己的文化內涵。”

尤小剛自信滿滿也寄予重望,那就是《反恐特戰隊》一定能將軍旅劇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這部劇在很多地方下足了功夫,比如對軍人感情的處理,軍人責任的詮釋,現代軍隊作戰的展現,建軍思想的體現,這部劇充滿陽剛和血性。”

“爆炒鮮肉”很滿意 不用自己下狠手

《反恐特戰隊》涉及了反恐題材、特種兵題材創作,頭頂“國內首部反恐題材”的光環,尤小剛在創作發軔期就步步走得謹慎。尤小剛說:“一開始我們就和武警方面達成了共識,不碰敏感紅線,不越雷池。因為我們的主題很清楚,就是震懾敵人、鼓舞人民。”據尤小剛介紹,他組織作者三下部隊,還專門去了兩趟新疆,下到反恐作戰的第一線,光劇本創作就一年多。

除了事前精細的打磨劇本,所有演職演員也都是帶著一種神聖感和責任感來參與創作。據悉,出演特戰隊的主演在開拍前全部都接受了為期17天的集中培訓,演員們和特戰隊員們一起訓練,練習站姿、坐姿、儀態、格斗、戰術動作、越野攀爬等各種科目。尤小剛說:“我們一開始申請派兩個特戰隊員做指導,后來武警總部專門批復,派了兩個優秀教官過來。我覺得不錯,於是把這倆人留下來參加演出。因而,我們的拍攝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地學,到后來教官和演員都成為了哥們兒”。

在一番高強度的強化訓練之后,尤小剛對主演們的表現相當的滿意。比如朱雨辰飾演狂放不羈的“編外特種兵”楊燦,尤小剛最初看重的是他在《奮斗》等作品中“吊兒郎當”的質感。可是經過集訓后,尤小剛感慨地稱:“吃苦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下達任務,他(朱雨辰)自己就發起誓師動員,說我們一定要拍好。”再比如學舞蹈出身的演員王力可(飾演特戰隊員那敏),她有著良好的形態基礎,但也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她的打戲特別多,有一場是與特戰隊員近身肉搏的戲,她也是豁出去了真甩起鐵鏈子來。”至於話劇演員出身的王斑(飾演特戰隊隊長厲劍鋒),經過了多部軍旅題材作品的歷練,尤小剛更是覺得他到了一個演員“最好的時候”……

在接受人民網娛樂的專訪時,尤小剛對這批演員吃苦耐勞、認真創作的精神贊不絕口,“他們是小鮮肉加鮮蘿莉,拍特戰隊我就一勺燴了,‘爆炒鮮肉’,我很滿意。他們一個個都晒黑了,也亮出了精氣神。不用我下手,他們自己很下得了手,我反倒要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尤小剛還回憶起一段監獄的戲份,“當時室外氣溫零下22度,演員的服裝還得穿秋裝,他們都凍得像冰棍,就特戰隊教導員也說受不了,能不能換個時間拍?我說不行,就得當天拍完,不行就喝點酒堅持下。結果大家全部都堅持完成了任務。”

追求畫面呼吸感 親自在直升機掌鏡

近年來,《國土安全》《反恐24小時》《拆彈部隊》《獵殺本拉登》等優質反恐題材美劇頻出,尤小剛直言向這些優秀的作品看齊。“但我覺得人物刻畫比他們還好”,尤小剛話鋒一轉,顯得頗為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劇組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尤小剛介紹稱,這部劇所有的攝像師都是把攝像機端在手上拍的,並沒有架在機器上,所以觀眾會感覺動蕩感很強,但這是一種呼吸感,不是晃動的眩暈感。“攝像師都是端著4K的攝像機,每台40斤重,兩天下來他們都說‘導演受不了了,太沉了’。結果碰到我拍戲喜歡一氣呵成,他們覺得天天在挑戰極限。”

苛刻要求別人的是建立在自我的嚴格要求的基礎上。尤小剛稱,全劇所有的爆破點他都親自走了一遍,炸多遠,炸到什麼位置上,演員怎麼走炸點,這些細節他都反復確認。“因為拍這種題材作品需要導演的高度經驗和責任感。我覺得自己拍戰爭戲的水平還是挺高的,雖然現代戰爭題材作品不多,但每部秘史裡面都有類似的場景”。就拿王力可坐在直升機上追擊湖中的汽艇那場戲來說,尤小剛讓所有的攝像師在地面拍攝,他則坐在直升機艙內親自拍攝王力可跳到汽艇的畫面,“我一直坐在王力可的旁邊跟拍,直到最后將一個假人推下去。因為這個攝像的腦子要很清楚,要知道不能被地面其他攝像機拍到,否則就要穿幫。”

除了激烈火爆的動作場景,男女之間的快意恩仇、愛恨情仇在劇中也得到了多角度的展現。尤小剛對此有自己的心得:“主人公的多角戀愛關系並不是爭奪,而是整理,整理愛情的故事很難寫。我對編劇說,所有太難寫的戲寫出來就是好戲,隻要把其中的邏輯關系分析清楚,這戲就有了。”那麼會不會由此向韓劇的情感模式靠攏?尤小剛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我覺得韓劇的感情寫膩了,就像很鮮美但又很膩人的肉包子。這部劇的情感更像是爆炒臘肉或者辣子肉丁,好下飯。”

(責編:陳苑、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