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
人民網>>文化>>正文

羋月才是秦兵馬俑的主人?秦史專家笑稱:沒興趣反駁

2015年12月12日10:04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兵馬俑:睡了兩千多年,竟不知主人是誰了?

  電視劇《羋月傳》熱播,話題與吐槽聲不絕於耳。近日,研究者陳景元重申了他堅持了四十年的看法,“兵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

  對此,大多數文博專家表示不感興趣,“歷史上早就有定論的事情,討論沒有任何意義”。也有人回應道:“陳景元的觀點漏洞太多,對於這種無聊的爭議,我沒有興趣反駁。”

  近日,研究者陳景元再次拋出他堅持了40年的觀點,“兵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觀點一出,引起各方熱議,不少網友質疑其“炒作”。12月11日,陳景元通過郵件回應“炒作說”,歡迎各方參與討論。然而,大多數文博專家對此不感興趣,“歷史上早就有定論的事情,討論沒有任何意義”。秦史專家、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評價:“這個觀點在學術界孤掌難鳴,只是一家之言。”

  緣起

  疑似“羋月” 秦兵馬俑易主?

  “兵馬俑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這一個觀點,陳景元已經堅持了四十年。盡管這一觀點被學術界、考古界多次抨擊,他仍然堅持己見。

  他為自己注冊了一個微博,發表了多篇闡述這個觀點的博文,但回應者寥寥。其中一篇博文介紹了他的研究經過:“陳景元從1974年‘逆向’研究兵馬俑,新華社1975年7月12日在《人民日報》上,發布‘秦始皇兵馬俑’消息的第二天,他就向北京發出了三封信,又向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反映情況:兵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陳景元研究秦宣太后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宣太后的名字叫做‘羋月’,也是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考証出來的。兵馬俑頭上有‘歪髻’,身上有‘羋月’兩字﹔阿房宮玉人有‘歪髻’,阿房遺址有‘羋月’兩字,兩地主人公是相通的。”

  兵馬俑身上的“羋月”二字,是支持陳景元這一觀點的直接証據。1975年,兵俑坑曾出土過刻著一個奇異文字的兵俑,當時的考古學家記錄為“脾”。請教了古文字專家之后,陳景元認定這是兩個獨體字,左邊是“月”,右邊是“羋”字的變體,合起來就是“羋月”。

  此外,陳景元質疑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的依據,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秦始皇陵距離俑坑最近也有1.5公裡,太遠﹔第二,秦人尚黑,但兵俑身上的衣服卻五顏六色,而這是楚人的衣著愛好﹔第三,兵馬俑的發髻歪向右邊,這是楚國人的習慣﹔第四,秦始皇實行車同軌,而兵馬俑坑出的車輪距卻不一樣。

  質疑

  回應炒作

  堅信自個觀點,誓為劇組撐腰

  今年年初,得知要拍《羋月傳》,陳景元“非常高興、非常支持”,甚至想見見劇組和導演,告訴他們羋月不為人知的故事。《羋月傳》開播前夜,他再次寫下長微博,預判《羋月傳》強調兵馬俑是羋月的陪葬品,這一觀點將在播出后引起考古界激烈的批駁。他聲稱:“如果今后《羋月傳》還要受到攻擊和咒罵,陳景元一定會義無反顧地為《羋月傳》撐腰。”

  12月11日,陳景元通過郵件回復華西都市報記者的採訪。這份回復通篇不見一個“我”字,取而代之的是陳景元的名字。問及這部劇的編劇、導演在創作過程中是否與其聯系,他顯得理直氣壯,聲稱蔣勝男的小說、鄭曉龍的電視劇全部受其觀點啟發而成。“他們掌握陳景元有關‘兵馬俑主人是宣太后’的材料應該很多,不必再與陳景元進行聯系和咨詢。當然,《羋月傳》出來后,大量非議、責難之聲迎面襲來,有些關鍵性問題需要陳景元出來說話。”

  談及文博界專家對其“炒作”的質疑,他反駁道:“靠指責對方炒作、胡鬧,而不作實質性的辯駁,實在是一種下策。”據了解,他已經出版了《秦俑真相》、《秦俑風波》,最近又完成了125萬字《秦俑再探》的書稿,目的都是為開展《誰是兵馬俑主人》的問題,作最后學術決戰的准備工作。“‘兵馬俑主人秦始皇’真的是毋庸置疑嗎?就看西安方面的文博專家,有沒有勇氣去面對陳景元這一學術巨著了。”

  求証

  專家釋疑

  觀點漏洞太多,歷史早有定論

  早在《羋月傳》上映之前,“兵馬俑主人之爭”就再次浮出水面。11月初,經常幫助網友鑒定物種的“博物雜志”,在其官微發表一篇文章《秦兵馬俑是“羋月”的?》。博主詳細羅列了陳景元的觀點,同時寫出“秦俑之父”袁仲一對其觀點的駁斥,在網上迅速引起熱議。翻看網友近千條點評,大家幾乎是一邊倒地批判陳景元“牽強附會”,也有人質疑其借熱播電視劇炒作。

  此外,這篇文章受到了很多歷史愛好者的批評,認為立場不夠明確,容易誤導讀者。“博物雜志”更新微博做出解釋:“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陳景元的觀點站不住腳,是一種民間觀點,証據不足,而証明兵馬俑是秦始皇的証據則很多,所以正如我文中所說,兵馬俑是秦始皇陪葬的說法,還難以撼動。”

  12月9日,著名作家馬伯庸做客媒體暢聊盜墓那些事兒時,也被問及兵馬俑主人之爭。馬伯庸說:“兵馬俑是羋月這個說法是錯的,這個觀點已經被駁斥過無數次了,正經史學界從來沒認同過。”

  1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文博、考古學家。大多數專家對此笑而不語,也有人回應道:“歷史上早就有定論的事情,討論沒有任何意義。陳景元的觀點漏洞太多,對於這種無聊的爭議,我沒有興趣反駁。”

  秦史專家、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評價:“這個觀點在學術界孤掌難鳴,只是一家之言。”他首先批駁了“脾”字是“羋月”這一証據:“簡直是胡說,這是一個字,怎麼能因為一部熱播電視劇進行拆解?再說,很多兵俑上都刻著字,一般是工匠的名字。”

  徐衛民針對陳景元的論據,逐一作出反駁。例如談及“距離太遠”,徐衛民解釋道,秦始皇陵佔地56.5平方公裡,兵馬俑坑在帝陵范圍以內,這點距離和佔地面積相比,合乎比例。“兵馬俑的形制和秦始皇陵內的東西是一個風格,而且很多兵器上刻著‘秦始皇×年’的文字,要麼墓主比秦始皇更晚,怎麼可能是宣太后呢?秦國尚黑,但沒有史書記載秦人任何場合都要穿黑。秦始皇推行車同軌,但他隻執政了15年,很可能沒有完全推行。陳景元以偏概全,不值得一駁。”

  除了解釋兵馬俑並非“羋月”陪葬品,徐衛民還告訴記者考古界的最新發現。據史書記載,宣太后埋在位於陝西臨潼的秦東陵,這裡還埋葬著秦始皇的父親、祖父、曾祖父三代秦的國君。此外,專家推測,宣太后應該是埋在四號陵園:一個“亞”字形大墓。 華西都市報記者曾潔

  《羋月傳》幕后故事

  小主們“開撕”,奴婢們也不能閑著。隨著東方衛視《羋月傳》的熱播,劇中的不少角色也引來爭議。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劇中玳瑁和葵姑的飾演者李蓓蕾、井星文,近日親臨重慶點映會現場和粉絲親密接觸,分享戲裡戲外的趣事。兩人著裝一白一黑,也暗喻了在劇中兩人角色的對立關系。兩人分別作為羋姝和羋月背后的女人,在羋月和羋姝相愛相殺的同時,也在幕后出謀劃策、斗智斗勇。

  “玳瑁姑姑”是個85后 其實很溫柔

  玳瑁:角色不討好,看網評也傷心

  《羋月傳》中,玳瑁姑姑心機深重,看似無意識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很有可能置對方於萬劫不復之地。也正因為玳瑁姑姑的身份,李蓓蕾在劇中的演繹跨度極大,從羋月、羋姝還未出生,直到姐妹倆擁有了自己的孩子,她都在身邊負責照料。其實,在現實中,李蓓蕾本人是一個85后。

  對此她表示,“演員的角色要去塑造,我能演玳瑁是導演相信我,我不會把真實的自己帶到劇中。”李蓓蕾還自爆生活中更貼近“傻白甜”,“自己私下很慫,在拍戲的時候大家都叫我‘呆毛姑姑’,跟角色還是差別很大的,不過在演繹上自己會嘗試盡量貼近角色,學得狠一點”。

  當被主持人問到劇迷為何稱她為“護姝寶”時,李蓓蕾笑著回道:“很喜歡這個稱呼。雖然有時候看到有網友對角色不好的評論時也會傷心,但還是覺得自己是為了這個角色服務的,很感謝大家對這個角色的肯定。”

  葵姑:常與孫儷溝通戲,老妝得花3小時

  如果說李蓓蕾飾演的玳瑁姑姑一路助羋姝與羋月死磕到底,那麼葵姑的扮演者井星文便是陪伴羋月成就豐功偉業的幕后功臣。劇中,井星文飾演的葵姑是楚威王派去服侍向氏的女官,她聰明善良,懂得后宮的爭斗,多次保護了向氏,兩人彼此照應,得以在復雜的后宮中存活。而后,更是甘願吃苦從小保護和撫養羋月及羋戎長大。最終,在羋月和兒子入燕國為質時,遭羋姝和羋茵聯手陷害,最終喪命。

  據悉,在拍攝《羋月傳》的時候,井星文為了揣摩人物角色做了很多的功課,還經常會向導演和孫儷等前輩請教。連鄭曉龍導演都贊道:“井星文的葵姑演得十分到位。”井星文說,大的挑戰是演繹各個年齡階段的葵姑,“在妝容上,會麻煩一些,一次老妝就得要三個多小時。包括角色配音也是自己去演繹的,在台詞、重音、語速方面都有去琢磨,讓觀眾聽起來更有年齡感,更貼近人物。” 華西都市報記者陳穎

 

(責編:蔣波、李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