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好友忆乔石夫人郁文:她是丈夫的第一参谋和助手

2015年07月08日07:13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1990年,北京。乔石、郁文夫妇与子女。左起蒋小明、郁文、乔晓溪、乔石、乔凌、周进。

【人民出版社已独家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纪念文集《郁郁乎文哉——怀念郁文》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封面由乔石同志亲笔题写,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录了郁文同志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联合晚报》当记者时写的新闻稿,以及后来发表在各种文集、报刊上的文章,下编是乔石与郁文的子女以及亲朋好友们怀念郁文的纪念文章。书中还收录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包括1949年郁文与朱德同志合影,1994年乔石70寿辰所拍全家福等。

《郁郁乎文哉》书摘精选:

乔石子女谈父母相识往事:爸爸的沉稳干练吸引了妈妈

乔石长子忆父母早年艰苦生活:渴了饮冷水 腹泻食大蒜

乔石幼女忆童年:爸爸妈妈是家里难得来访的稀客

乔石子女忆母亲郁文纪念文集出版 收录乔石70寿辰温馨全家福[图]

难忘的记忆无尽的思念

陈雪英

郁文同志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我泪如泉涌,哀思绵绵。我为失去一位可亲可敬的领导、一位真诚热情的朋友而悲痛。

1965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十一处(研究室的前身),和郁文同志在一起工作,朝夕相处,直到1986年底她调离研究室。此后,我们仍时有联系。2010年5月开始,我参加“乔石同志资料小组”的工作,又在郁文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在几十年和她相处的岁月中,我得到她许多帮助、指导和教诲,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郁文同志追求光明,探寻真理;襟怀坦荡,刚正不阿;勤奋刻苦,忠诚敬业;联系群众,助人为乐……我深切地感受到她人格的魅力,感受到一位革命老前辈、老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不知疲倦的领导者和实干者

郁文同志具有较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文字修养。她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华过人,是一位有理论、有思想、有见解的领导者和实干者。她为工作倾注了全部心力和才智,不论是对待具体的编辑和研究工作,还是领导工作,她都竭尽全力,始终如一。在工作中,她十分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国内外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她又从小处着手,埋头苦干,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上个世纪40年代,她就担任上海地下党报刊的记者、编辑和撰稿人。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从事文字、研究和领导工作。她在中联部继续搞编辑和研究工作,这是她的老本行,对她来说是驾轻就熟,但她从来不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对每一篇文稿的取舍、具体内容的核实和删改,到文章结构和文字修辞,她都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她首先考虑文稿的内容是否有新意,对中央领导和有关读者是否有参考价值,然后进一步考虑如何使文稿的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表达更准确、语言更通达精炼,甚至对有些技术问题她也从不放过。同时,她又特别尊重作者的意见,凡是文稿内容有重要修改,她都要反馈给作者,耐心同作者商量,直至最后取得共识所以,在1986年底郁文调离研究室时的欢送会上,一位资深的研究人员对郁文说了这样一句评语:“郁文看过的稿子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只要她看过,我们就放心。”

1969年党的“九大”增加了许多新的中央委员,他们中有许多人对世界共运和国际问题比较生疏。为了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指示中联部办一个综述性的刊物,部里决定由研究室负责办一个月刊,定名为《共运月报》。这项工作从筹备到出刊都是郁文同志具体负责。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须花大力气,除了各地区局提供相关资料外,她每天都要阅读大量资料,亲自收集、摘录、整理材料,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内容,力求最终形成的文稿能比较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共运的形势、动态、各党的重要情况、值得关注的社会思潮及重大国际问题,以使中央领导、中央委员和有关部门对共运情况有一个概括的全貌的了解。为此,郁文同志经常加班加点,甚至睡觉时都在思考,一旦有了灵感,有了思路,立即起床把它记录下来。因为工作太忙,太紧张,特别是刊物临出版前,精神高度集中,所以有好几次她都累得病倒了。

下一页
(责编:易潇、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