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書
1956年11月,《詩刊》籌辦工作進入關鍵階段,第一炮怎樣打響?父親拜訪過郭沫若、馮雪峰,徐遲去找了艾青、馮至,聽取意見並請他們大力支持。徐遲與呂劍等同志搜集到社會上流傳的毛主席詩八首,大家如獲至寶,編委會決定上書,請毛主席親自審定並允許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
這封上書是由誰執筆謄清的,若干年后有過不同的說法,直到1997年5月底,父親(那時正因病住在協和醫院)派我和我愛人汪本靜二人從中央檔案館取回上書毛主席信的復印件,“爭議”自然就解決了。信是父親用毛筆抄寫的,寫信的時間是1956年11月21日。信的全文如下:
親愛的毛主席:
中國作家協會決定明年元月創辦《詩刊》,想來您喜歡聽到這個消息,因為您一向關心詩歌,因為您是我們最愛戴的領袖,同時也是我們最愛戴的詩人。全世界所愛戴的詩人。
我們請求您,幫我們辦好這個詩人們自己的刊物,給我們一些指示,給我們一些支持。
在詩歌的園地裡,已經顯露了百花齊放、百鳥囀鳴的春天來臨的跡象,西南的詩人們,明年元旦創刊《星星》詩雜志﹔《人民文學》、《長江文藝》都准備來年初出詩專號﹔詩歌在全國報刊上都刊登得很多。這是一個歡騰的時代,歌唱的時代。熱情澎湃的詩歌的時代是到來了,《詩刊》因而誕生。
我們希望在創刊號上,發表您的八首詩詞。那八首,大都已譯成各種外國文字,印在他們的《中國詩選》的卷首。那八首,在國內,更是廣泛流傳。但是,因為它們沒有公開發表過,群眾相互抄誦,以致文句上頗有出入。有的同志建議我們:要讓這些詩流傳,莫如請求作者允許,發表一個定稿。
我們附上那八首詩詞的抄稿一份,請加訂正,再寄還我們。如果您能手寫一首,給我們制版發表,那就更好了。
其次,我們希望您能將外邊還沒有流傳的舊作或新詩寄給我們。那對我國的詩壇,將是一件盛事,對我們詩人將是極大的鼓舞。
《詩刊》是二十五開本,每期一百頁,不切邊﹔詩是單行排的,每頁二十六行。在編排形式上,我們相信是不會俗氣的﹔在校訂裝幀等方面,我們會恰當的求其講究。
我們深深感到《詩刊》的任務,美麗而又重大﹔迫切的希望您多給幫助﹔靜下來要聽您的聲音和您的吟詠。
《詩刊》編輯部
主編 臧克家
副主編 嚴辰 徐遲
編委 田間 沙鷗 袁水拍 呂劍
1997年6月1日父親在給時任《詩刊》主編的丁國成的信中說:“《詩刊》上書毛主席的信,原稿(應為復印件——本文作者注)大力弄到,從中看到親切、希望、天真之情。將給呂劍同志一份,當年簽名的,他與嚴辰健在,其他均已逝世,能發表一下,有歷史意義。”
《詩刊》1997年第12期發表了這封上書毛主席信件的復印件。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