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2013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評委許宏
人民網北京4月11日電 (王鶴瑾)“在考古學家眼裡,我們認為改寫歷史的份量比補寫歷史的份量要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2013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評委許宏今天做客人民網文化頻道,在談到陝西西安上官婉兒墓落選“2013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時說,“上官婉兒墓,基本上是在補寫歷史,因為唐代文獻非常豐富了,它只是正名。”
許宏表示,“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極其注重考古項目的科學價值,這些科學價值包括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當然還有狹義的自然科學價值。”他指出,每年的考古新發現都存在偶然性,有撞車現象,“比如十大新發現的揚州隋煬帝墓,它無論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它改寫歷史的份量,還有它墓中的隨葬品,保存基本完好,而上官婉兒墓是國家級的毀墓行為,這個界定比較清楚。這兩個是同類項,我們得總體考慮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於是有了這麼一個結果。”
許宏說,“這25個入圍項目都是投票遴選的,任何一項入選都有響當當的理由,但是最終隻有十項,隻能忍痛割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