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餐廳忙碌。(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許心怡)APEC會議作為2014年最為隆重的一場多邊外交活動即將在北京郊區的雁棲湖拉開帷幕。這次會議無疑給北京小吃提供了一個機會絕佳的“秀場”。從日前透露的一份國家會議中心的菜單上可以看到,五大洲的代表菜品都進入了代表們的“食譜”。不過,最為令人期待的還是以美食之國聞名全球的中國特色美食。在這份菜單上,中國美食可謂一應俱全,不僅包含東西南北各大菜系的特色菜,還有宮廷小窩頭、糖葫蘆、芸豆卷兒、豌豆黃、驢打滾……多達11種的北京傳統小吃也將給各成員的代表們帶來濃濃的“京味兒”風情。
負責中餐餐飲的廚師長陳保明介紹稱,中餐將選擇能夠最大程度展現中國文化的水餃、春卷、小籠包等,並且也將盡可能呈現烤鴨、糖葫蘆、芸豆卷兒、驢打滾等北京各種特色小吃。由於會議議程緊湊,午餐時間隻有1小時甚至更短,因此選擇這些方便快捷的小吃既能體現文化特色,又能讓參會嘉賓方便地帶走,不會因為就餐時間短而影響到餐飲質量。
APEC會議中心擺放的各類糖塑。(圖片來源:新京報)
除了特色菜品外,本屆APEC會議餐飲的擺台也將成為一次“文化盛宴”,老北京四合院及影壁牆、百鳥朝鳳、孔雀迎賓、八仙過海等中國元素,將作為裝飾出現在會議餐桌上。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屆時將有8組不同風格的裝飾將點亮餐桌,通過糖雕、果蔬雕、面塑等各種食品雕塑來體現中國文化。其中很多擺台更是直接以北京民俗為主題,比如老北京四合院及影壁、天壇、糖葫蘆群像、石獅子……
在國家會議中心大宴會廳,8個高約30厘米的純白色的糖雕兵馬俑手舉旗幟,神態端庄,“站在”擺台上相當吸人眼球。耗時一個月獨自制作出它們的西餐冷菜廚師長閆柱驕傲地表示:“會前我一直想怎麼通過中國的傳統技藝,把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出來,最后有了這個創意。APEC會議期間,32個兵馬俑將在參會代表面前集中亮相!”
盤點APEC菜單上的北京小吃
宮廷小窩頭(資料圖)
宮廷小窩頭的由來:慈禧與小窩窩頭
栗面小窩頭最初是清宮御膳小食品,據《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及一些野史中記載:相傳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慈禧等一行逃跑至西安郊外時,途中飢餓難忍,一個名叫貫世李的人給她送來個窩窩頭,吃時慈禧覺得這窩窩頭比那山珍海味都好吃,甚覺甜香味美。后來回到北京想起逃難時吃的窩窩頭,她命御膳房也給她蒸窩窩頭吃。御膳房哪敢怠慢,於是用新細的玉米面和黃豆面經過籮后,再加入已磨成粉的栗面,並佐以桂花白糖,蒸成小窩窩頭,慈禧每餐必食。慈禧雖屆耄耋之年,但皮膚仍細嫩光滑潤澤,可以說與她愛吃栗子及小窩窩頭有很大關系。后來北海的仿膳飯庄聘來御膳房裡專制作糕點小吃的著名御廚,使清宮的栗面小窩頭等名食傳入民間,遂即成為百姓愛食的小吃。如今栗面窩頭已成為京城餐桌上一道名點,並早已名揚海內外。
(本文參考: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京報 北京晨報 北京日報)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