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上海計劃為筷箸習俗"申遺" 盤點2015年中國的申遺項目【2】

2015年01月09日08:12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唐崖土司城遺址(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土司遺產”將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

去年3月,“中國土司遺產”正式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遺文本,國家文物局確定貴州、湖南和湖北三省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共同聯合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共同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三處遺址分布於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區,是現存具有大型規模、完整格局、豐富遺存的土司城遺址。現存遺產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南京鹽水鴨(圖片來源:新華網)

南京鹽水鴨2015年將繼續申請國家非遺

鹽水鴨又叫桂花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因南京有“金陵”別稱,故也稱“金陵鹽水鴨”,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南京市鴨業協會副秘書長燕東峰表示,鹽水鴨已經是江蘇省非遺了,此前申請國家級非遺失敗,不過,他認為鹽水鴨相比其他食品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遜色。“在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開始評選時,我們還會繼續申報。”他說,爭取讓南京的特色美食鹽水鴨也進入國家非遺的行列。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圖片來源:新華網)

海上絲綢之路史跡或2015年申遺

據了解,廣州市的南越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懷聖寺與光塔、清真先賢古墓、南海神廟及明清古碼頭遺址等6處史跡點作為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已先行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預計於2015年,廣州與南京、泉州等9城市,共同將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據了解,兩千多年前開始逐漸形成的“海上絲綢之路”,跨越浩瀚大海,把中國與世界連接起來,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泉州、蓬萊、揚州、寧波、福州、漳州、廣州、北海、南京共九個城市,猶如璀璨的明珠,點綴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通過這些“海絲城市”,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產越洋過海,遠銷他鄉﹔而海外遠國的珠寶香料、異獸奇藥等也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中外使臣執節往返,各國商人赍貨逐利,宗教信徒舍生弘法,多種文化交流融合……

(本文參考:新華網 文匯報 中國新聞網 羊城晚報)

上一頁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