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開國領袖毛澤東唯一的嫡孫毛新宇攜妻兒回到家鄉湖南韶山祭祖掃墓。當晚,毛新宇一家在韶山潤澤東方文化城觀看了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並在演出結束后與演員們合影。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 (記者許心怡)4月5日,開國領袖毛澤東唯一的嫡孫毛新宇攜妻兒回到家鄉湖南韶山祭祖掃墓。當晚,毛新宇一家在韶山觀看了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毛新宇熟諳歷史,當劇中毛澤東與楊開慧乘坐小船出來時,他輕輕告訴妻兒,開慧奶奶在1921年建黨那年就入了黨,是1930年犧牲的。劇情演繹到楊開慧被關進牢籠一段時,淒婉的音樂響起,頓時春雨綿綿,紛紛揚揚。毛新宇夫婦神情凝重,不時擦拭著眼睛。最后,當英勇的人民解放軍戰士爬上南京“總統府”、解放全中國的場景重現時,他們與觀眾一道起身喝彩。演出結束后,毛新宇與毛澤東特型演員莫正強、朱建平親切握手,並與全體演員合影留念。他對演員們說,你們的演出很感人,很震撼,我特意把兒子和女兒帶來看演出,讓他們接受教育。
清明節期間,全國各地的民眾紛紛走出家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下面,讓我們來一同看看各地不同的清明祭掃文化。
盤點全國各地的祭祖文化
北京市民祭掃(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北京:鮮花多紙錢少 綠色祭掃成主流
清明節期間,北京八寶山人民公墓門口人潮涌動。公墓外等候排隊進院的車輛排起了百米長隊。在公墓院內寄語欄旁,不少市民將對親人的思念寫在紙片上,粘貼在寄語欄上。在鮮花免費發放點,市民排隊領取菊花。現場發放的工作人員說,因為有免費鮮花,很多市民不再帶紙錢來祭掃,更加生態環保。市殯葬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清明掃墓,駕車祭掃明顯減少,綠色出行人群增多,文明祭掃多了,燒紙錢、冥幣的少了。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