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刺客聶隱娘》戛納獲獎 揭秘大唐第一女刺客的前世今生【2】

2015年05月27日07:10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刺客聶隱娘》海報

聶隱娘老公:是吃軟飯的?

小說中有關聶隱娘丈夫的描寫,即聶隱娘自己主張嫁給磨鏡少年﹔少年隻會淬鏡且武功不如隱娘﹔隱娘想要歸隱,為丈夫向劉昌裔求了一個領俸祿不干活的閑職。總覽全文,夫妻二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依托在隱娘身上的。不論是從新婚之初靠父母接濟,到魏博節度使知道她的異能以金帛聘用,再到效忠劉昌裔每日得兩百文的酬勞都可以發現經濟收入是因為隱娘的奇技,丈夫寄生於她。聶隱娘是自己選擇嫁給磨鏡少年的,這不僅是對唐代等級門閥森嚴、講究門當戶對的一種打破,更是彰顯破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由意志。雖然不同於其他唐傳奇側重以愛情為主,但聶隱娘冷血無情的形象卻因她為丈夫找好后路而變得有血有肉,少了些寡淡,多了些人情。

關於隱娘丈夫職業的選取其實也是講究的,為什麼偏偏是磨鏡少年而非他人呢?小說裡並沒有對少年外貌的描寫,或許他是一位美男子,勉為其難地假設隱娘對他一見鐘情。但就全文謀篇布局來看,並不是強調夫妻二人愛情這條線索,這樣假設就十分牽強了。隱娘之夫反正寄生於她,從事任一種卑微低賤職業皆可,那麼選擇磨鏡之職必有其因。道教大家葛洪曾在《抱朴子》裡提到鏡子神奇之處,如道士入山以明鏡徑九寸以上者背之,則邪魅不敢近,道士造鏡就為了借助其神奇力量進行修煉,道教對鏡子有著特殊的感情,甚至衍生出“鏡道”一詞。此處擇磨鏡為夫婿本職,是離不開《聶隱娘》背后的道教思想的,而隱娘一見到少年就認為此人可為我夫,可能也與道教天生對鏡之好感有關。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