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
人民網>>文化>>正文

霍尊:卿本伊人,歌聲如夢

2015年12月26日08:50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霍尊在錄《伊人如夢》

細軟溫柔的聲線,幽怨迷離的意境,再搭配上真假音快速轉換的島歌唱腔,放眼中國歌壇,很快就能精准地定位此人就是霍尊。從上過春晚的《卷珠帘》,到如今熱播劇《羋月傳》的主題曲《伊人如夢》,這位扎著小辮的英俊后生力作不斷。今天,小編就為各位請上霍尊本尊,獨家講述《伊人如夢》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

第一章:人生若隻如初見

霍尊與《伊人如夢》結緣,全憑它的曲作者阿鯤舉薦。今年夏天的熱播古裝劇《華胥引》,霍尊與阿鯤首次搭檔創作主題曲便獲得了超預期的效果。於是,當《伊人如夢》剛付梓,阿鯤自然想到了交給霍尊來唱。

初遇,總是有不可言說的美好,才會興起“人生若隻如初見”的感喟。霍尊說,他初次聽到《伊人如夢》的小樣,心裡就升騰起史詩般的磅礡之氣,同時別有幽愁暗恨生,“我又覺得它如此哀婉、如泣如訴。我當時並不了解《羋月傳》的故事背景,只是感覺自己仿佛穿越時光回到了大唐盛世,空曠、遼闊的時空感特別強烈。沒想到其實故事的背景是戰國,但這並不影響我的演唱。”

霍尊說,歌曲的風格和他個人的音樂風格沒有絲毫違和感,他在一開始唱的時候就盡可能表達內心,“我站在一個女性的角度來演繹它,歌裡面有許多我精心處理的細節”。在霍尊的歌單裡,《伊人如夢》是非常難的一首,“它的調門很高,前面低音部很低,后面高音處又特別高,前后反差很大。大家都知道我的長處是真假聲的轉換,這首歌副歌部分都是很高的聲部,我全部是用假聲來完成的。一遍下來,對嗓子要求特別高”。

第二章:為伊消得人憔悴

等到正式進棚錄制,霍尊特地從上海飛赴北京。未曾想由於航班延誤,霍尊抵達賓館已是次日凌晨,那一晚,他並未休息好,嗓子也跟著遭殃。第二天,是《羋月傳》導演鄭曉龍和總編劇王小平試聽歌曲的日子,對於霍尊,這無異於一場大考。“當時我的嗓子狀態很不好,而他們的到來讓我更緊張,我一個勁地在開嗓,遲遲不能正式開始錄。”霍尊說。

鄭曉龍和王小平適時送上寬慰,讓霍尊別緊張、放輕鬆,一切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心平氣和之后,霍尊也漸漸調理好嗓子,進入演唱狀態。整首歌的錄制隻花了2、3個小時,效果完成得也很好。

除了精神上的慰藉,霍尊還獲得了王小平在技術上的支持。霍尊說:“王小平老師現場還調整了個別詞,尤其是一些句子的韻腳,讓我唱起來更加順口,也讓歌曲的意蘊更到位。就我個人而言,我的演唱方式和個人習慣可能比較怪一些。我認為中文歌是很難唱的,它的音節多,而且之間毫無關聯,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我對詞的要求是能唱出來順口,音節盡量少就好。比如說‘軟’、‘爽’這樣音節多的字,很難唱,即使唱出來也很難好聽。所以王小平老師在調整的時候,會讓一些字的音節盡量短一些,這樣我唱出來也會比較連貫。”

此外,根據霍尊演唱中傳達出的情感濃稠度,王小平還調整了個別詞句。“我記得副歌第二段首句‘望盡相思紅顏凋零處’這一句以前不是這樣的。原來也是蠻文言文的,但情感深度還不夠。王小平老師為了讓詞句更好地表達整首歌哀婉的、落花流水式的凋零感,特別做了改動”。

下一頁
(責編:艾雯、李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