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佳節裡的鄉愁:遠離過故土的人才體味得出

2014年02月13日09: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佳節裡的鄉愁

制圖:潘旭濤

台灣詩人余光中在其名作《鄉愁四韻》中,將鄉愁化為四個意象:酒一樣的長江水、血一樣的海棠紅、家信一樣的雪花白、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思鄉使人心醉、使人燒痛、令人等待,又讓人無比懷念。春節期間,本報記者在大城市、小縣城與農村中各選取一橫截面,帶著對家鄉的無限眷戀,為您講述——

時代洪流中,何處話鄉愁?

正月初六,臨近春運返程,多地飄起了大雪。就連新聞聯播,也用“再看一眼雪中的家鄉吧”作結。回家前,不算豐滿的荷包“近鄉情怯”﹔離家前,漫天大雪又渲染了無數離愁別緒。

一位在美國留學的同學這樣給我描述他的春節:“下了班一個人回家,買了材料包了餃子,跟父母視頻聊天,讓他們看我包的餃子,沒多久,三個人臉上都是淚水……”

這是傳統。每到佳節,游子就更添一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愁緒。在異鄉的孤獨、無助、甘苦自知,都在節日裡被無限放大。唐時,冬至夜裡,孤身客居邯鄲驛的白居易想象著家裡的場景:“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除夕夜裡,一向“豪放”的高適也展現出細膩的一面:“故鄉今夜思千裡,愁鬢明朝又一年”。

在中國古代,交通不便、人均壽命不長,由於宦游、出征、遠戍、徭役而出發的每一次長途跋涉,都有可能是和家鄉、親人的永訣。因此,抒發“思鄉”的鄉愁,就成為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脈。

時至今日,“一日千裡”早已不是什麼難事,但交通的便利、通訊的快捷,分毫沒有減輕鄉愁的重量。隻要看一眼春運時“奮不顧身”的人們,你就能明白,千百年來,對家鄉的情感,一直是維系這個民族的那根最柔軟、最堅韌的絲。

下一頁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