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文藝縱橫>>詩歌文學

耿耿忠心修青史 錚錚鐵骨顯精神【5】

九旬高齡史學大家史式教授訪談錄

2014年03月03日11:10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與民族英雄后代結下深厚情誼

2011年重陽節,岳飛思想研究會會長,岳飛第28世嫡孫岳朝軍(右)與常務副會長岳湛(左)專程前往雲南曲靖看望在此埋頭著述的學術顧問史式教授。

史式教授是著名的長期研究岳飛的專家,七十年來多次在報刊上公開呼吁為岳飛徹底平反,雖冒風險也絕不動搖。因此和許多岳氏宗親結下了深厚情誼。

史老介紹說,三年前到台灣去,十天去了十幾個地方,處處都會受到岳氏宗親的歡迎。和他們雖是初見,勝過老友,不是親人,勝過親人。我長期不斷地呼吁為岳飛平反,使自己與全世界的岳氏宗親結了不解之緣,呼吁的內容是為岳飛徹底平反(不是平謀反之反,而是平愚忠之反),特別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最后的三次,得到不少人的共鳴。通過電話或見面,和他們成了朋友。2011年3月,我應邀赴台,參加台灣一些基金會和學術團體紀念岳飛908年誕辰的活動。台灣《聯合報》派記者訪問了我,並對《中國不可無岳飛》一書作了評論,很客氣地稱我為“權威史家為岳飛翻案”,贊成我對岳飛的重新評價。

人民網記者對史式教授補充採訪

史老求學治學的經歷精彩激蕩,思想不拘一格,為人光明磊落,既嚴守學人的嚴謹、嚴肅學風,又絕不迂腐封閉。記者雖與史老文章往來若干,也不斷看到如《團結報》、《探索與爭鳴》、《重慶晨報》、書香重慶網等媒體關於史老其人其學的報道,但仍然感覺他對有些問題還可以說得更加深切一些,於是,再次補充採訪如下:

問:史教授,您是一個一生隻有三年小學學歷全靠自學成才的人,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職業還是相當有魅力,相當吸引人的,您為什麼偏偏選擇史學家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一經選定百折不回,無怨無悔。根據多年來我們對您的了解,必有特殊的原因,絕不會像高考時考生選擇專業那麼簡單。舉例說,今年農歷是甲午年,也就是馬年。一提到甲午,您的第一反應就是為120年前甲午海戰那場慘敗而痛心疾首。我們不難推測,這一歷史事件與您選擇史學家這一職業有很密切的關系。

答:你說得不錯。遠的不說,隻就近十年來我所發表過的長長短短的文章而言,你們就能猜到我之所以選擇當個史學家的深層原因。固然,中國學者都知道“欲亡人之國,必先亡人之史”的道理,但是別人大都是從書本上學來的,而我則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歷體會得來的。我出生於1922年,地點是安徽省的安慶市。當時是甲午海戰之后,中華民族的內憂外患雖然不少,但是主要外患是日本軍閥的侵略。在我出生的時候,家裡的大廳中挂有一幅橫幅,上面寫著四個大字“還我河山”。這四個字是岳飛寫的,也正因為祖國多災多難,我們才更崇拜民族英雄。了解當時形勢的老一輩人都能體會,我們挂這四個字的對象是日本侵略者,甲午之戰敗后,日本已經佔了我們不少河山,(佔了我們的寶島台灣,吞並了我們的藩屬琉球、朝鮮)還在積極入侵滿蒙,在我9歲的時候,日本侵略軍佔了東三省,以后又入侵內蒙、上海、口口聲聲,說要“三月亡華”。七七事變、全面入侵之時,我才15歲。為了不願當亡國奴,在國破家亡之后,隻有離家出走,參加抗戰工作。在八年抗戰之初,我在戰地到處流亡、奔走,親眼看到與南京大屠殺同一類型的許多慘景,言之痛心,但又揮之不去。日本侵略軍對我家雖然沒有直接的血債,但是我的一生遭遇多少不幸,都是由日本人造成的。當時我唯恐日本人“三月亡華”的計劃實現,中華民族就會萬劫不復,那時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銘心刻骨,永遠記下、保留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國破家亡的慘狀。這就是我於去年年底在人民網強國論壇上拍案而起,痛斥安倍晉三“要走東條英機的老路”(要送他上絞架)的原因。好在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鴉片戰爭時期的中國,已經不是甲午戰敗后的中國,同樣是馬年,這馬已經不是萬馬齊喑、馬失前蹄的馬,而是萬眾一心、萬馬奔騰的馬。今天國家的領導人有決心在經歷了一百年的民族苦難之后,再經過一百年的努力,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圓中國人的強國之夢。這是古所未有的大好事,但願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重新崛起,再展輝煌!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李京(實習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