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文藝縱橫>>詩歌文學

耿耿忠心修青史 錚錚鐵骨顯精神【9】

九旬高齡史學大家史式教授訪談錄

2014年03月03日11:10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夫人趙培玉女士是他事業的合作者

 

我們在海南開展工作時,舉行學術會議后在亞龍灣海邊留影

問:史教授,有關師母的情況,是否也請您作一些必要的介紹。

答:可以。長話不妨短說,三十多年前,她回故鄉探親,我送了她一首七律:

昨夜月光照我床,

魂飛萬裡到臨滄。

晨風吹皺南定水,

夕陽斜照瀾滄江。

高山處處聞鳥語,

小徑時時有花香。

天涯游子歸何處?

從此君鄉是我鄉。

功業難成,時光易逝,三十多年之后,我們如約移居到她的故鄉--四季如春的雲南。

問:您的身體這麼好,雖九十高齡但耳聰目明、“鐵骨錚錚”,原因是什麼?是否得力於師母的照顧?

答:她本來是體操運動員,為了支持我的“千秋事業”,她作出了很大的犧牲,這當然是主要的原因﹔還有,我幼時身體並不好,又想真心讀書求知,不得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生不沾煙酒,而且早睡早起,數十年如一日,此其一。多年認真讀書,認真思考,頭腦就會越來越清楚,此其二。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認真讀書,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也是爭取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其實,我的“錚錚鐵骨”也是長期鍛煉得來的,我的家族是個肺結核家族,我在十四五歲就患過肺結核,真正屬於文弱書生那種類型。9歲時得過腦膜炎,在當時這是一種很凶險的傳染病,得了這種病。不死也會留下各種后遺症,全靠名醫施今墨救了我一條命。以后又患過真性傷寒、惡性瘧疾、阿米巴痢疾、大葉性肺炎等等,可以說是多次死裡逃生。30歲以后,身體逐漸好轉,50歲以后,老病基本痊愈,新病不再發生,因為這時身體已經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去年6月中旬,在重慶的三甲醫院重醫做了一次比較仔細的體檢,檢查的結果是:一切老毛病都是往年陳跡,至於現在,已經是一個沒有任何疾病的健康人,不僅沒有三高,心電圖長期正常,血壓長期保持80-120,比許多年輕人都要穩定,甚至臉上連一塊老年斑都沒有。《重慶晨報》曾經報道我前年兩次摔跤,也很生動:一次是“4月,史老在一個地下車庫踩滑一步,摔在一丈之外的水泥地上,隨行弟子和友人都嚇傻了,正猶豫是不是馬上伸手拉他起來,他卻自己爬了起來,拍拍灰塵說:沒事,沒事!”另一次是“9月23日晚上8點多鐘,史老在家中書房埋頭工作,屋頂一塊一平方米大的水泥敷料落下來,正砸頭頂。夫人說:當時我在陽台上,聽見‘轟’的一聲,像是發生了爆炸一樣,我趕快跑去一看,他滿頭灰塵,鄰居、保衛處的人都來了,也喊來了救護車,我們要送他進醫院,他堅決不去,說到了醫院肯定被留下來住院,我已經訂好25日的飛機票到武漢參加一個學術活動,不能去醫院!”在體檢得到了一個圓滿的結果之后,我隨即與出版社簽了一個十年的工作合同,開展了一項新的工作。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李京(實習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