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阿列克謝耶維奇獲諾獎 中國紀實文學離諾獎還有多遠

2015年10月09日07:17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0月8日電 (許心怡 王鶴瑾)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於今晚北京時間19點准時公布,本次獲獎者是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ksijevitj),評委會表示以表彰“她豐富多元的寫作,為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樹立了豐碑。”人民網文化頻道第一時間連線了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春雷,文學評論家、北大中文系教授陳曉明,作家邱華棟,對諾貝爾文學獎進行點評。

邱華棟:紀實性文學的一次勝利

邱華棟表示,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沒有絲毫虛構的成分,“她在作品中用了很多省略號,將受訪者口述時的語氣與心理狀態,用文字表達出來,”但這種斷裂式的描寫並不影響讀者對其作品的理解。他認為,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文筆可讀性很強,“紀實性文學並非新聞報道,要求作者不僅對現實要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對語言、語氣的使用還需具備藝術性,能夠打動人心,因此,她此次獲獎可以稱為紀實性文學的一次勝利。”[詳細]

李春雷:紀實性文學的時代正在到來

身為紀實性文學作家,李春雷坦言,得知阿列克謝耶維奇獲獎很高興。他認為,紀實文學的時代正在到來。在信息化的時代裡,現實生活的精彩已經遠遠超過了藝術的虛構。現實生活足夠精彩,所以紀實文學作家要有自信,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把紀實類作品真正地寫好。“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更渴望閱讀真情,閱讀真實,閱讀內幕,閱讀震撼。”李春雷表示,隻有紀實類的文學作品能夠滿足這個需求。[詳細]

趙麗宏:中國需重視翻譯人才的培養

趙麗宏認為,阿列克謝耶維奇此次獲獎表明“文學界開始提倡紀實文學,以及對人類與社會開始了更深層的探索。”他直言,中國的紀實文學在海外的影響力不夠,其主要原因在於翻譯,文學翻譯堪稱“文學的再創作”,譯者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還要能夠進入作者的內心深處,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才能翻譯打動人心的作品。因此,中國需重視翻譯人才的培養,加強對外交流。[詳細]

陳曉明:中國紀實文學離諾獎還有很長的路

陳曉明認為,紀實文學在歐洲影響很大,它的文學性雖然與純文學不大一樣,但它卻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規則。相比之下,中國紀實文學尚未成熟,距離諾獎還有很長的路。[詳細]

(責編:易瀟、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