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在不同時代的青春話語裡,偶像的含義各不相同。在這些偶像身上,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精神氣質,閃爍著時代精神的光芒。今年是國慶65周年,在國慶節到來之際,人民網文化頻道特推出獨家策劃《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時代偶像》,邀請30位名家,講述他們心中的“時代偶像”。
蘇叔陽(資料圖)
“我特別崇拜郭沫若。”著名作家蘇叔陽在談到自己的偶像郭沫若時滔滔不絕,“他太聰明了,他是中國少有的百科全書……”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文學家、詩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他是新文化的開拓者﹔他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他在1927年蔣介石清黨后,共產黨十分危難的時候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有些人對郭沫若有些看法,但是有的批評有失偏頗。”蘇叔陽認為,“我們應該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他個人的因素等方面來綜合評價這個人。”
在談及郭沫若對自己的影響時,蘇叔陽表示:“他帶給我的影響非常大,我最早寫的詩跟郭沫若的是一個味兒的。從郭沫若那裡,我學習如何從傳統的美到西方新的美﹔學習古典詩詞的美,了解到其實詩詞講究‘四美’——音樂美、建筑美、詞句美、繪畫美。”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的過程中,蘇叔陽現場進行了詩歌教育,並舉例說明,“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看”字其實應該讀一聲。
【名家簡介】
蘇叔陽:當代著名劇作家、作家、文學家、詩人,筆名舒揚。河北保定人。現從事文化及歷史研究。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他以深厚的文化積澱特有的歷史文學視角,創作了諸多國內外廣為流傳的文學著作。代表作有電影《夕照街》、《春雨瀟瀟》,長篇小說《故土》,作品《理想的風箏》被選入蘇教版課本,是中國京味小說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華表獎、文華獎、金雞獎及全國作協短篇小說獎、散文獎,人民文學獎、烏金獎等,2010年7月獲得聯合國藝術貢獻特別獎。他的寫作形成了獨有的蘇叔陽讀本散文體樣式, 為開創“中國讀本體文學”創作樣式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並獲得“中國百年優秀電影藝術家”和“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
【國慶65周年·回望“時代偶像”】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