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公萊莉的原型就是導演女兒。
為什麼我們有時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失去了意義? 丟失的記憶去了哪裡?洗腦神曲為何循環不斷?最近有部腦洞開很大的電影,叫做《頭腦特工隊》。通過五彩繽紛的腦內冒險,影片駕輕就熟地詮釋了情緒中隱藏的無數奧秘。如果您還把它當動畫片看,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在心理學專家的眼中,它其實是心理學教材的科普版。記者邀請心理學專家幫您解讀,讓我們一起鑽進“腦洞”,看看這部神作背后到底有哪些科學知識。通訊員 劉敏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於丹丹
先了解下電影
大腦裡有座城堡 住著五個小家伙
人們為何會有喜、怒、哀、樂?成長中的記憶又是如何存儲的?《頭腦特工隊》塑造小女孩萊莉的腦中世界,生動且形象地解答這兩個連科學家都難以解釋清楚的復雜科學議題,充滿想象力,故事講得生動又溫馨。
小女孩的腦中世界包括諸多構造新穎、設計繁瑣的事物:有像電影攝影棚一樣的“造夢工廠”,充滿奇特景象的“想象力城堡”,還有蜿蜒曲折、像迷宮一樣的“記憶庫”和時刻在前行的“知識列車”。
記憶在本片中是被存儲在水晶球裡,擺放在記憶庫中的。其中金色的是快樂的記憶,藍色的是憂郁的,而核心記憶則聯系著女孩生活中最主要的內容,比如親情、友情和興趣愛好。而在“控制中心”內的五個小家伙:“歡樂”、“憂傷”、“憤怒”、“恐懼”和“反感”與女主人公萊莉一起成長,控制著她的情緒與記憶。
聽導演怎麼說
拍電影是想弄清
女兒腦子想什麼
導演彼特·達克特在採訪中介紹,本片對他來說意義非凡,正是他作為一位父親的親身體驗。片中的女主人公萊利就是基於他的女兒艾麗(ElieD octer)創作的,連外形都很相似。這已不是艾麗第一次參與老爸的作品,她也曾在《飛屋環游記》中為老奶奶的童年配音。彼特·達克特表示:“像很多經歷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我女兒在成長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變化,在她11歲時,我突然覺得她不再是以前愛說愛笑的小姑娘,她開始郁郁寡歡,我猜不透她的腦子中究竟在想什麼,於是就想出這個點子去探究一下青少年大腦內部的奧秘。”導演為此採訪了很多神經科、心理科學者,制作團隊將人腦世界抽象地塑造成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以便於觀眾理解。 綜 合
情緒篇
“壞情緒”也有積極一面
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會永遠消失
喜怒哀樂,這是人們常說的四種情緒。《頭腦特工隊》中出現了樂、憂、厭、怕和怒五種情緒小人兒。據介紹,這是源於人的七種情緒,除了劇中的五種情緒外,還有輕蔑和驚訝。
人類到底有多少種情緒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李英輝主治醫師介紹說,關於人的基本情緒,並沒有一個定論。“而且人的情緒很復雜,不是簡單幾個名詞就能涵蓋的。”李英輝說,隨著人體思維的提升,人的情緒可能由比較單一的喜怒哀樂,進而衍生出尷尬、羞恥、內疚、自豪等,有可能還會有多種情緒交集在一起的情況。
在電影當中,“樂樂”發現,核心記憶球當中,快樂的另一面,都有壞情緒“憂憂”的參與。她這才發現,“憂憂”也很重要。從而揭示了電影的核心主題——我們不可能讓所有的事情都快樂,快樂也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有時候憤怒令我們充滿能量,恐懼讓我們避免災難,厭惡使我們遠離傷害,悲傷則幫我們保護自己、獲取幫助。
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醫生柳娜說,任何一種情緒的出現都是自然且必須的。比如“怕怕”,也就是恐懼,這種情緒就是用於警示你遠離危險的,是人的生存本能。
“保持快樂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多種情緒的融合,才會讓情感更豐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李英輝醫生說,有些情緒不能刻意的壓制,比如憂傷情緒,應該想著如何去排解、宣泄,而不是去將這種情緒隱埋起來。
我們常常會“累覺不愛”(網絡語:累了感覺不會再愛了)。影片當中,當“樂樂”掉進深淵中,小女孩萊莉也感覺不到快樂了。那麼,人的某一種情緒會永遠丟失嗎?
柳娜醫生告訴記者,情緒不會永遠丟失。哪怕是患上抑郁症,可能是伴有短暫情緒喪失,部分情緒被抑制﹔但是通過有效的調節和休息,或者通過一些治療手段,情緒的正常功能會恢復。
記憶篇
情緒能影響記憶,記憶也有“色彩”
記憶也分短時和長時,通過聯想起作用
在電影《頭腦特工隊》中,萊莉生成一段記憶,頭腦總部就在生成一顆水晶球。而記憶有其主導的情緒,所以水晶球有對應情緒的顏色。比如,爸爸喂小萊莉吃西蘭花時,情緒小人“厭厭”主控,產生一顆綠色的記憶球,這部分記憶也就打上了厭惡的烙印。
而心理學家眼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緒和認知的關系。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醫生柳娜說,認知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對待同一個事件,不同人對待的態度、感受等完全不同。
“比如一次考試失利,有人覺得一切都完蛋了,悲觀、沮喪、失望﹔但是有人覺得,還可以從頭再來啊,顯得自信和樂觀,這就是認知對於情緒的影響。”柳娜說,而伴隨的記憶也是有情緒的色彩,比如有的回憶是痛苦,有的回憶就開心的。
電影中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清理儲藏室,那些沒有用的記憶球,會被扔進類似垃圾場的地方。大多數記憶球慢慢灰飛煙滅,這個過程就是“遺忘”。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李英輝醫生介紹說,記憶其實就是某一印象在人腦中的痕跡。人的記憶分為即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也許是一件孤立的事件,但一生都記得非常清楚。”專家說,一些老年痴呆症患者,連幾十年前婚禮的具體細節都記得,但是早上吃了什麼卻記不得了。這就是短時記憶和即時記憶缺乏,但是長時記憶卻很清楚。
在影片當中,“樂樂”拼命保護的是萊莉的“核心記憶球”。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柳娜醫生告訴記者,“核心記憶”和心理學概念中的“內隱記憶”類似,是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這種記憶一旦形成,便非常持久,可以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自動行使,比如學習騎自行車、打字、游泳等。
夢境篇
夢是通向潛意識的一條秘密通道
引起情緒興奮或者特別緊張的夢,才容易被回憶起
關於小女孩萊莉的夢境是影片中最為搞笑和出彩的段落,真的是“腦洞大開”。影片當中,就真的有一個“夢工廠”,好像是好萊塢電影拍攝,一進門就能見到忙碌的工作人員,各種拍攝器材、海報、電影道具,還有正在准備當中的超級巨星。
而在電影當中,“潛意識”位於“夢工廠”的深處,兩個安保守衛的大門裡面,隱藏著萊莉最為黑暗也揮之不去的記憶,有她討厭的花椰菜,還有恐怖的小丑等等,而這些都成了放大了幾百倍的巨人!當巨人小丑闖入萊莉夢境劇組時,萊莉就迅速從噩夢當中驚醒。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醫生李英輝告訴記者,夢境是對現實的反映,也是潛意識的一種反映。李英輝說,所以一些研究認為,夢是通向潛意識的一條秘密通道。通過對夢的分析可以窺見人的內部心理,探究其潛意識中的欲望和沖突。
另外,我們一般會記住兩種夢,一種是噩夢,因為情緒太強烈,刺激,把你刺激醒了﹔另外一種是美夢,特別美妙,你不願意醒它也醒了。所以隻有這兩種特別極端的,引起情緒興奮或者特別緊張的夢,才容易被回憶起。
這些細節也很有趣
你小時候有“幻想朋友”嗎?
影片中,“樂樂”遇上了萊莉兒時幻想的玩伴“冰棒”,它身體是棉花糖,有貓咪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哭出來的眼淚是各種糖果。曾有研究表明,65%的7歲以下孩子曾有過至少一個“幻想朋友”。多年從事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李英輝介紹說,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都有幻想的朋友,他們在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玩的時候,其實腦海中已存在了一個玩伴,這種孩子一般想象力豐富。抽象思維真的很危險嗎?
為了趕上“思想小火車”,“樂樂”、“憂憂”和“冰棒”想抄近道,結果誤入危險區——抽象思維,它會把樂樂從三維變為二維(平面人),再變為一維(線條人)。
專家說,其實影片想展現的是抽象思維的作用,將具象思維中“多余”的信息剝離掉,隻留下最重要最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信息。抽象思維當然不會危險,它會讓人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