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琅琊榜》如何成為"古裝劇典范" 大結局觀眾不舍

邢虹

2015年10月16日13:24    來源: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琅琊榜》如何成為 “古裝劇典范”

  被觀眾盛贊為“古裝劇典范”的《琅琊榜》,昨晚在一片“再拍800集”的不舍呼聲中迎來大結局。這部劇無論是朝代還是故事人物皆無從可考,但是扣人心弦的劇情、緊鑼密鼓的節奏以及演員們張弛有度的表現力都讓觀眾贊嘆不已。在經歷了剛開播時的收視低迷之后,以口碑逆襲,在后半段成為收視率和網絡播放量雙雙排第一的電視劇。昨天,該劇導演李雪接受記者郵件專訪,揭秘這部觀眾口中的“良心劇”是如何打造的。

  劇本扎實 故事堪比《基督山伯爵》

  《琅琊榜》根據同名網絡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赤焰軍少帥林殊隨父出征,然而7萬將士遭奸佞之人陷害,埋骨梅嶺。林殊死裡逃生,化身“麒麟才子“梅長蘇,10多年后重回金陵,運用權謀在朝廷中攪起一場場爭斗,輔佐明君靖王登上王位,為赤焰軍一洗冤屈。之后他又束甲出征,平定北境狼煙,在戰場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琅琊榜》2006年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連載便迅速紅遍網絡,並被買下影視改編權。有人稱其是“男版的《甄嬛傳》”,李雪卻表示,這部劇關於宮斗的戲份並不是很多。“當時在看到《琅琊榜》劇本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無論是劇情架構還是人物走向都挺像的。”之所以選擇將小說《琅琊榜》拍成影視作品,是因為這個故事裡面“義”的精神內核是他所認同的。

  細節到位

  處處追求完美被贊“良心劇”

  由《北平無戰事》主要團隊打造的《琅琊榜》,沿襲了一貫的畫面精致堪比電影大片,也因此被贊“良心劇” 。

  不少觀眾還花費大量心血,對劇中的專有名詞、禮儀、服飾、特效、構圖進行庖丁解牛般細致的分析。網友“我們當貓吧”撰寫的一篇分析文章,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文中對稱式、框架式、三分法則、黃金分割、黃金螺旋等攝影領域術語,讓許多人驚嘆該劇畫面“像教科書般精准”,是“古裝劇典范”。

  對觀眾的盛贊,李雪表示:“我們一向不會給自己擬一個什麼標准,我們只是盡力去完成一部劇。這是工作的自覺,構圖意識准確了,觀眾是能夠領會到的。大部分觀眾不知道那些構圖的原則,但是你一個畫面一個畫面拼接給他看,他是會覺得舒服的。”

  而且這個團隊全都是“細節控”,“比如地上有一顆泡沫板落下的白點,我一定要撿起來。”李雪說。

  禮儀指導則從頭到尾一直跟在組裡。“胡歌進組以后,馬上就會告訴他從明天開始要教你幾個小時怎麼跪、怎麼舉手、怎麼鞠躬、怎麼施禮。”李雪透露,就連群眾演員也必須學這些禮儀。

  胡歌飾演的梅長蘇、王凱飾演的靖王、吳磊飾演的飛流……甚至戲份不多的配角,都成了如今人氣極旺的明星。尤其是王凱,堪稱“一夜爆紅”。

  選演員如何做到“慧眼識人”?李雪的答案是“不論腕大不大,隻看合適不合適”。

  “胡歌的演技越來越游刃有余,隻要是角色賦予他的,他都可以做得到。王凱是一個可塑性很強、前景很好的演員,他對於演戲很專注,現在的高人氣是他應得的。”李雪說,“飛流這個角色是梅長蘇身邊的一個‘色彩’,是平衡他沉重性格的一個功能性的人物,隻有十幾歲的小童星吳磊很會演這種戲。”

  這個劇組也被觀眾發現幕后人員“最有表演欲”,好幾位副導演在劇中都有客串。 李雪解釋:“有一些配角的角色不可能都找一些特別知名的演員來演,所以就近抓這些副導演。他們都是學表演出身,年齡也都對,這個結果還是好的。”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