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都在那時陸陸續續放棄了網球,但爸爸最終還是為我選擇了繼續打球這條路。回家后他沒有提到老師在家長會上的抱怨,而是讓我繼續專心練球。盡管如此,我還是能感受到教練和老師之間的競爭和對彼此的不屑。
老實說,在后來的若干年中,我曾經多次懷疑自己是否該踏上網球這條路。但當時的我沒有選擇的余地。我們這一代的許多孩子都在做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事,許多人不喜歡數學奧賽班,但他們的父母喜歡說“我的孩子在奧數班”,於是他們就得坐在教室裡,挖空心思地考慮“已知籠子裡共有雞和兔15隻,共有40條腿,那麼雞和兔各有幾隻”的問題。我對網球說不上多熱愛(有時簡直就是痛恨),但我還是堅持練下來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堅持。我堅持的唯一原因是大家都認為我應該堅持下去。 當我坐在教室裡試圖為枯燥的課文分段,並總結歸納段落大意的時候,我偶爾會思念網球場上明媚的陽光,以及網球撞擊在拍子上的響聲。但當同學們盡情享受著寒暑假,或是聚在一起討論昨天晚上看的電視劇劇情時,我就隻能木著臉走開——我沒有寒暑假,他們說的電視劇我都沒看過,我沒有時間看電視。
11歲那年,我和業余體校的另外幾個隊友進了省隊的集訓隊,我們的指導教練就是大名鼎鼎的前亞洲冠軍余麗橋。從11歲開始,她就是我的教練,一直帶了我9年,到我第一次退役。
余教練告訴我們,進省隊的名額隻有一個,想要從集訓隊進入專業隊, 就要更加努力地訓練。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競爭”兩個字的含義。我們幾個人都住在一間宿舍裡面,每天一起吃飯,一起訓練,都是親如手足的好朋友。和好朋友“競爭”,心裡總是疙疙瘩瘩的,加上我在這些隊員裡年齡最小,家裡經濟條件也很一般,雖然成績算是比較不錯的,但也沒有勝出的信心。
正在患得患失的時候,一個新的機會忽然出現在眼前——作為集訓隊的 隊員,我有時可以代表湖北隊出去打一些錦標賽或者業余賽,在某場比賽中火車頭隊的教練相中了我,並和我爸爸取得了聯系,表示希望我能到火車頭隊打球。
爸爸很猶豫,因為對我能否加入湖北省隊沒把握,但又不甘心讓我去火車頭隊——當時的湖北是網球強省,連續出了好幾個全國冠軍,火車頭隊雖然實力也很強勁,但比湖北隊還是略遜一籌。爸爸在反復思索后,最終婉轉地謝絕了火車頭隊的教練。爸爸一直希望我能成為全國冠軍,湖北隊作為網球傳統強隊,無疑是培養冠軍的最佳土壤。
爸爸和我那時都沒想過日后會有“大滿貫”這類比賽,我們的夢想止步於全國冠軍,能打到國內第一,已經覺得是莫大的榮耀。另外,爸爸也有一些更現實的顧慮——湖北隊離我家的距離不過三站路,如果我去了火車頭隊,想多見我幾面就很難了。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