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抗戰勝利70周年名家談“心中最美抗戰歌曲”系列採訪之六十

60歲孟衛東講老輩作曲家故事 動情演唱《延安頌》

2015年08月24日07:12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盧溝橋,獅子吼,宛平城頭浴血戰!中國人,意志堅,重整河山換新天!”一首深情的《盧溝謠》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鬆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長城謠》……在抗日戰爭期間,曾有一大批經典的抗戰歌曲響徹中華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愛國將士和民眾奔赴抗日救亡的戰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些旋律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無限激情與感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最美的抗戰歌曲”,人民網文化頻道特別 推出“尋找最美抗戰歌曲”大型策劃,獨家採訪到來自影視界、音樂界和文學界的70位名人,講述他們心中最美的抗戰歌曲,重溫那些激勵中華兒女奮勇前進的高亢旋律。【專題:70位名家談心中最美的旋律】

   “這些抗戰歌曲中,你都聽過哪些?”作為中國一級作曲家、鐵路文工團副總團長孟衛東反問起人民網的記者。“你知道嗎?這裡的很多歌曲都和我的家庭、我的家人有著很深的淵源,比如《九一八》《鬆花江上》《大刀進行曲》,還有《延安頌》……”說著說著,孟衛東沉浸在回憶中慢慢地、一首首地哼唱起來。

   父輩們的集體回憶 沒有情懷寫不出好歌

  “《鬆花江上》,這歌我打小就很熟悉,它的作者叫張寒暉,詞曲都是他寫的,他家和我們家是老鄉,都是河北定縣人。我爸爸和他算是老交情啦,一塊去的延安,在西安事變時,他們還都在西安的一所學校裡教書,天天都能碰見。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爸爸寫信,包括在一些文章中,都是稱呼他是‘愚兄’,一聊起來過去的事兒,精氣神就上來了,隨口就能哼唱幾句。雖然在40年代,他就去世了……”孟衛東告訴記者。

   “《延安頌》我也比較喜歡,原來我老聽爸爸唱起,這個歌的作者和我父親在延安時是老朋友,他們在一起時,經常會唱。包括《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因為我爸爸是抗大畢業的,他會經常唱起他們的校歌,呂驥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老輩作曲家,你看這個曲子,純粹從技術角度講,寫的很簡練、很激昂,很帶勁,重復著唱,特別容易被人們記住,而且這首曲子是當時隻有27歲的呂驥僅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創作完成的。”孟衛東笑著告訴記者。

   現如今,1955年出生的孟衛東也走上了職業作曲家的道路,除了一份責任,更有一份擔當。他在80年代因創作了《新聞聯播》片頭曲而家喻戶曉,2005年,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創作了影視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所有曲目,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創作《致祖國》等組歌,很多人將其創作的曲目風格命名為“孟衛東式”,但對這些贊美及評價,孟衛東不願提及太多,他認為一首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打動自己,方能打動別人,“你要有情懷,要有激情,為什麼很多抗戰歌曲朗朗上口,過了這麼多年,大家還是喜歡吟唱?首先在曲調上不復雜,簡單﹔其次,用情動人,這很重要。”

   創作曲目數千首 最愛《致祖國》

   談到“最美抗戰歌曲”這樣一個話題,孟衛東認為每首曲子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沒有“最美”,隻有“最動情”。在3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由其創作的曲目已過千首,但是當問到他對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是什麼時,他卻脫口而出“《致祖國》”,這是一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創作的獻禮歌,宋祖英、閻維文、殷秀梅等很多歌唱家都曾演唱過,在孟衛東的個人音樂會上,《致祖國》成為了整場音樂會的主題線串聯始終。

    今年已過60的孟衛東,十分羨慕那些已經退休的同行,“基本上像我這個歲數的人,都已經退休了,我不行啊,總是閑不下來,下半年國家大劇院有個歌劇《方志敏》,我已經答應給他們寫曲了,還有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大型晚會……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事。”在孟衛東眼中這些都是大事,都是一定要去做的。

    退休后想從教 告訴年輕人什麼是最美音樂

   “真的退休了,我特別想找個學校給孩子們帶一門課,教作曲,告訴他們什麼是好聽的音樂”。孟衛東說“傷感的、動情的音樂最能打動人,旋律上的漸進重復,才可以帶動人們的情緒變化,要走出去,走到田間地頭,去採風,親近大自然……要有老一輩作曲家的精氣神……”(採寫:李岩)

    《延安頌》

    詞:莫耶

    曲:鄭律成

    夕陽輝耀著山頭的塔影

    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

    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

    啊延安

    你這庄嚴雄偉的古城

    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

    啊延安

   你這庄嚴雄偉的古城

   熱血在你胸中奔騰

   千萬顆青年的心

   埋藏著對敵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間長長的行列

   結成了堅固的陣線

   看 群眾已抬起了頭

   看 群眾已揚起了手

   無數的人和無數的心

   發出了對敵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槍口

   准備和敵人搏斗

   啊延安

   你這庄嚴雄偉的城牆

   筑成堅固的抗日的陣線

   你的名字將萬古流芳

   在歷史上燦爛輝煌!

  【創作背景】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后,《延安頌》曲作者鄭律成於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先后入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1938年4月間,莫耶應鄭律成請求作詞,完成創作后曾在延安大禮堂晚會上由鄭律成和唐榮枚兩人男女聲合唱,當時毛澤東參加了晚會。之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要去該曲改為現名《延安頌》並鉛印發行,使得該曲由延安迅速傳遍中國。

   該曲產生后,迅速從延安傳到各個解放區,旋即傳遍到全中國,傳到海外各地。在當時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有很多人受到該歌曲的感染,奔赴延安。1993年,《延安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2005年,《延安頌》被評為傳唱至今的十大經典抗戰歌曲。

   【人物名片】

   孟衛東,1987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鐵路文工團副總團長、國家一級作曲家、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多年來,孟衛東創作了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包括影視音樂百余部,舞蹈音樂三十余部,各種類型的器樂曲和合唱作品一百余部,各類廣告音樂百余段。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片頭曲被延用近23年,因此他被人們譽作“每天都能聽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他的主要作品:歌劇《雷雨》、舞劇《長城魂》、音樂劇《一路尋找》、電影音樂《血色清晨》、《找樂》等﹔歌曲《同一首歌》、《今夜無眠》、《中國進行曲》、《致祖國》、合唱作品《大青藏》、《掀起你的蓋頭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孟衛東創作的歌曲《綠色的承諾》獲得2002年全國藝術歌曲比賽作品一等獎,《快樂的風》、《最親的人》分別獲得2007年、2009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往期回顧】保劍鋒:因《地道戰》想成為電影中的人

王宏偉最愛《延安頌》 要求學生唱歌前先理解歷史

龔琳娜最愛周璇的《憶良人》:溫柔的歌聲訴說離別之苦

段奕宏:“抗戰歌曲”讓我銘記歷史 伴我成長

黃曉明最愛《義勇軍進行曲》:飽含不服輸的中國精神

佟大為最愛《游擊隊歌》:難忘老兵鏗鏘有力的歌聲

張目謝芳夫婦:《游擊隊之歌》唱到今 林道靜仍不過時

王伍福薦《在太行山上》 呈現朱德抗戰史歌

"東北抗日聯軍"主演王洛勇:"鬆花江上"情感深入人心

"戰地記者"水均益:《大刀進行曲》開門見山 聽了最解氣

殷之光憶故交蘆芒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應當重溫

盧奇中學曾合唱《大刀進行曲》 歌詞激昂振人心

李雪健難忘軍旅生涯 《團結就是力量》最熱血

於藍情牽《延安頌》 歌聲裡有美好的延安歲月

毛衛寧難忘“王二小” 研究抗戰歌曲入劇

方方:現在聽《黃河大合唱》還會有熱血沸騰的感覺

克裡木憶從軍經歷:唱起《八路軍進行曲》備受鼓舞

朱時茂:插隊時唱《大刀進行曲》 感受戰士的豪邁

戴玉強:《鬆花江上》感情強烈極具張力

雷佳演唱《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致敬傅庚辰

秦海璐最愛《鬆花江上》 呼吁銘記民族歷史

關牧村鐘愛《在太行山上》:聽起來讓人肅然起敬

翟俊杰談"最美抗戰歌"憶父 背國仇家恨拍"血戰台兒庄"

楊瀾:《長城謠》優美 旋律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高希希因抗戰情結拍"血戰長空" 為抗戰歌點贊

陳小奇談心中最美抗戰歌:《黃河大合唱》氣勢壯美

郭凱敏:至今仍記得初聽《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情景

馮小寧:最愛《義勇軍進行曲》 每一個歌詞都飽含血淚

胡歌有軍人情結 從小會唱《大刀進行曲》

曹可凡:《長城謠》與我的主持生涯頗有淵源

“韻梅”李維康:對《重整河山待后生》最有感情

張抗抗:在中學時代就反復學唱《在太行山上》

閻肅:在抗日戰爭時期長大 最愛唱《救亡進行曲》

著名歌唱家德德瑪憶首次獨唱《游擊隊之歌》

何冰鐘情《映山紅》 四句歌詞就能打動人

60歲孟衛東講老輩作曲家故事 動情演唱《延安頌》

 
(責編:易瀟、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