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抗戰勝利70周年名家談“心中最美抗戰歌曲”系列採訪之六十四

耿蓮鳳最愛《南泥灣》 曾學郭蘭英吐詞甩腔

2015年08月28日07:2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盧溝橋,獅子吼,宛平城頭浴血戰!中國人,意志堅,重整河山換新天!”一首深情的《盧溝謠》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鬆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長城謠》……在抗日戰爭期間,曾有一大批經典的抗戰歌曲響徹中華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愛國將士和民眾奔赴抗日救亡的戰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些旋律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無限激情與感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最美的抗戰歌曲”,人民網文化頻道特別 推出“尋找最美抗戰歌曲”大型策劃,獨家採訪到來自影視界、音樂界和文學界的70位名人,講述他們心中最美的抗戰歌曲,重溫那些激勵中華兒女奮勇前進的高亢旋律。【70位名家談心中最美的旋律】

耿蓮鳳

近日,人民網記者專訪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耿蓮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耿蓮鳳暢談了她眼中“最美的抗戰歌曲”。耿蓮鳳稱,她演唱過很多抗戰歌曲,但最喜愛的一首就是《南泥灣》,尤其是郭蘭英演唱的經典版《南泥灣》更是她年輕時努力學習的參照樣板。耿蓮鳳稱,演唱抗戰歌曲實際上也是在傳唱一種精神,“它能喚起我們的勇氣和決心,保衛祖國,建設家園,永遠不讓外敵侵略”。

奉郭蘭英版《南泥灣》為經典

關於“最美抗戰歌曲”,耿蓮鳳最為推崇的是1943年誕生於延安的革命歌曲《南泥灣》。耿蓮鳳對這首歌的創作背景也是如數家珍。耿蓮鳳稱,在抗戰后期,日寇將主要進攻火力轉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包圍封鎖下的陝甘寧邊區在經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后來,毛主席帶領大家自力更生、豐衣足食。陝甘寧邊區掀起軍民大生產熱潮,第三五九旅更是排頭兵”。為了慰問軍民大生產,當地准備了一場文藝演出,其中有一個《挑花籃》的舞蹈,最后一段插曲就是由賀敬之作詞的《南泥灣》。之后,在郭蘭英的完美詮釋下,《南泥灣》在根據地極速流傳開來,並漸漸紅遍了全國。

耿蓮鳳稱,她小時候就聽過郭蘭英演唱的《南泥灣》。“郭蘭英是陝北人,秦腔吐詞表演都帶著家鄉的風味。比如‘陝北的好江南’這句,她特別強調‘陝北’這兩個字,重點詞匯她都會加強力度和韻味”,耿蓮鳳一邊向人民網記者解讀,一邊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后來,耿蓮鳳也學唱了這首歌,並一直唱到了現在。“我是學唱,我要學習郭蘭英老師的味道,包括吐詞,甩腔。”耿蓮鳳稱,除了在唱腔上的獨特性,郭蘭英在舞台表演上也是很完美的,從肢體形態到一招一式都很講究也很到位。“郭蘭英在我們心中是大師級的藝術家,我們曾經同台演出過《東方紅》大歌舞,隻不過她是在台上唱,我是參加合唱團。我們站在台的兩邊,不唱的時候就坐下來看她在台上表演。”耿蓮鳳自稱還有幸聽過郭蘭英的一堂課,更是被郭蘭英對藝術的認真執著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感動。“我記得她講了她8歲起從藝,睡覺都是拿腳盤起來當枕頭,先枕右腳,累了再換左腿,晚上練著功睡覺。就這樣,她的基本功很扎實,看得出她在台上的一招一式特別感人,每個動作包括哭都是那麼美。我每次看她的演出都是跟著她的情緒走,她哭我們哭,她笑我們跟著笑。”

耿蓮鳳稱,《南泥灣》反映了抗戰時期,大后方軍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即使現在聽這首歌,從內容到曲調都不過時,在任何時代都有著它的意義,它是抗戰時期的一首優秀歌曲”。

年輕時的耿蓮鳳(資料圖)

抗戰歌曲有無可比擬的精神力量

耿蓮鳳從15歲起從事文藝工作,在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裡工作了56年。耿蓮鳳演唱過大量的抗戰歌曲,從《大刀進行曲》到《游擊隊之歌》,她一一細細數來。在藝術人生中,耿蓮鳳經常與張振富合作男女聲二重唱,兩人最為老百姓稱道的還是那首《九九艷陽天》,“其實這首歌我們也是學唱的,它是上世紀50年代抗戰影片《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這首歌曲調婉轉優美,歌詞雋永細膩,我覺得很好聽就拿到舞台上演唱。在傳唱的過程中,我們也潛移默化地學到了很多”。耿蓮鳳所指的學習就包括對抗戰歷史的回顧、對抗戰精神的感悟。“這些年來,抗戰歌曲的宣傳就沒有中斷過,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抗戰紀念日,我也經常參加與抗戰主題相關的晚會。抗戰歌曲是一種重要的歌曲類別,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國恥,要代代傳承革命精神。我們要強大起來,不能再讓歷史重演,我們更要走和平的道路,不能欺凌弱小和搞霸權主義“。

耿蓮鳳堅信,人們在傳唱經典抗戰歌曲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傳唱一種精神,“音樂的力量是不可比擬的,它能給予我們一種精神力量,喚起我們的勇氣和決心,保衛祖國,建設家園,永遠不讓外敵侵略”。(採寫:唐平)

《南泥灣》

作曲:馬可 作詞:賀敬之

花籃的花兒香 聽我來唱一唱 唱一呀唱

來到了南泥灣 南泥灣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 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灣 處處是荒山 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 與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灣 與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 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 鮮花開滿山 開滿呀山

學習那南泥灣 處處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學習來又生產 359旅是模范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范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范

【創作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侵略軍的進攻和國民黨的包圍封鎖,解放區的經濟和財政極度困難。黨中央為此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當年八路軍三五九旅響應號召到南泥灣墾荒,將昔日荒蕪人間窮山禿嶺變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陝北江南。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秧歌隊特地編排了秧歌舞《挑花籃》,到南泥灣慰問大生產運動的標兵——三五九旅的墾荒英雄。《南泥灣》是這個秧歌舞中的一唱段。建國后,經郭蘭英演唱,成為膾炙人口的名曲。

【人物名片】

耿蓮鳳,生於1944年,河北阜平人,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演員。1960年開始從事文藝工作,國家一級演員,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6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后任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演員。她長期與張振富合作從事男女聲二重唱表演。演唱的歌曲有《祖國一片新面貌》《藏族人民縱情歌唱》《青春在閃光》《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布達拉宮的太陽》《下雨的時候》《魚水情》等。1998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歌曲《往日情懷》。2015年2月18日,耿蓮鳳再次登上春晚,參與開場秀《四世同堂合家歡》的表演。 

【往期回顧】秦怡解讀《義勇軍進行曲》 血肉之軀筑起不毀的長城

60歲孟衛東講老輩作曲家故事 動情演唱《延安頌》

童蕾最愛《義勇軍進行曲》 呼吁青少年學好祖國歷史

保劍鋒:因《地道戰》想成為電影中的人

王宏偉最愛《延安頌》 要求學生唱歌前先理解歷史

龔琳娜最愛周璇的《憶良人》:溫柔的歌聲訴說離別之苦

段奕宏:“抗戰歌曲”讓我銘記歷史 伴我成長

黃曉明最愛《義勇軍進行曲》:飽含不服輸的中國精神

佟大為最愛《游擊隊歌》:難忘老兵鏗鏘有力的歌聲

張目謝芳夫婦:《游擊隊之歌》唱到今 林道靜仍不過時

王伍福薦《在太行山上》 呈現朱德抗戰史歌

"東北抗日聯軍"主演王洛勇:"鬆花江上"情感深入人心

"戰地記者"水均益:《大刀進行曲》開門見山 聽了最解氣

殷之光憶故交蘆芒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應當重溫

盧奇中學曾合唱《大刀進行曲》 歌詞激昂振人心

李雪健難忘軍旅生涯 《團結就是力量》最熱血

於藍情牽《延安頌》 歌聲裡有美好的延安歲月

毛衛寧難忘“王二小” 研究抗戰歌曲入劇

方方:現在聽《黃河大合唱》還會有熱血沸騰的感覺

克裡木憶從軍經歷:唱起《八路軍進行曲》備受鼓舞

朱時茂:插隊時唱《大刀進行曲》 感受戰士的豪邁

戴玉強:《鬆花江上》感情強烈極具張力

雷佳演唱《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致敬傅庚辰

秦海璐最愛《鬆花江上》 呼吁銘記民族歷史

關牧村鐘愛《在太行山上》:聽起來讓人肅然起敬

翟俊杰談"最美抗戰歌"憶父 背國仇家恨拍"血戰台兒庄"

楊瀾:《長城謠》優美 旋律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高希希因抗戰情結拍"血戰長空" 為抗戰歌點贊

陳小奇談心中最美抗戰歌:《黃河大合唱》氣勢壯美

郭凱敏:至今仍記得初聽《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情景

馮小寧:最愛《義勇軍進行曲》 每一個歌詞都飽含血淚

胡歌有軍人情結 從小會唱《大刀進行曲》

曹可凡:《長城謠》與我的主持生涯頗有淵源

“韻梅”李維康:對《重整河山待后生》最有感情

張抗抗:在中學時代就反復學唱《在太行山上》

閻肅:在抗日戰爭時期長大 最愛唱《救亡進行曲》

著名歌唱家德德瑪憶首次獨唱《游擊隊之歌》

何冰鐘情《映山紅》 四句歌詞就能打動人

 
(責編:易瀟、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